联系电话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公关活动上怎么进行座位安排
时间 : 2021-07-27 10:00 浏览量 : 230

重量级人物出席网络公关活动是对企业品牌的莫大信任。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使活动圆满举行,让领导和嘉宾在现场和宴会上得到应有的礼遇至关重要。这也是网络公关的工作生涯中,感到最难的事情之一。今天让我们探索座位安排的玄机。

 

283


座位的安排主要依照以下原则:行政级别原则、地位对等原则以及身份关联原则。接下来我们从三个具体的活动场景来分析。

 

礼堂式活动

 

礼堂式活动摆放座位时,一般中间留出通道,在两边排座位。以A为主人,B为客人举例,有两种排位方式。

 

1上客分坐两边,越靠近中间的人级别越高:

 

B5,B4,B3,B2,B1——A1,A2,A3,A4,A5

 

2面向舞台,双方交错排位:

 

B5A4,B3,A2,B1 Al,B2,A3,B4,A5

 

很多时候客人数量和本公司领导的数量并不对等除了参考行政级别以及采取地位对等原则之外还可以使用身份关联原则,让相关的人坐在一起。一比如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最好与政府科委的领导坐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领导得到周到的照顾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交流业务。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判断更具主观性,这就非常考验网络公关负责人对公司领导和公司业务的了解程度。

 

双边会见

 

原则是以客为尊,从对面看过去,客人在左边,主人在右边,双方按照级别依次排开

 

image 

双边会见座位囲

 

2001年冯小刚的电影《大腕》中有个场景是路易王会见Lucy,路易王是主人,却坐在了左边。尽管场景看上去十分正式但座位的错误让人感到有些怪异。

 

宴会分为圆桌和方桌,圆桌更普遍一些。

 

圆桌的排位有两种:

 

一是主人在中心,客人1号和客人2号分坐在主人两边,然后主人2号与3号、客人3号与4号依次排开

image 

 

二是主人1号和主人2号分别在圆桌两头,客人1号、2号在主人1号左右,客人3号、4号在主人2号左右

image 

 

宴会

 

在宴会上我们同样可以用身份关联原则。如果大家希望在饭局上谈工作,排座位时,就把业务关联的两个人放在一起,这样能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如果宴会桌是方桌,可以让主人和客人分坐两边,1号在正中间,2号在1号左边,3号在1号右边,以此类推

 

除了以上三个场合,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场合,那就是多边活动。多边活动中各方的客人都聚在一起你要根据他们的综合状况,包括行政级别、资历、对企业的重要性、人物间的关联等多种因素来决定座位的排法。

 

我在多元化业务企业供职时,每次策划几百人的大活动,都很头痛如何排座位。每个业务部门的客户都重要,同时还有政府领导、公司内部领导。我们经常要给坐在前三排的上百名嘉宾排座位,第一排最中间的几个座位比较好安排越向下延伸越难。第一排边缘还是第二排正中让嘉宾感觉更好一些?我更倾向于中间。但这其实因人而异,无法下定论。

 

介绍完了这些活动场合我们来了解排座位的具体方法:

 

做大活动,排座位应该分成三个阶段。

 

(1)根据客人的初步确认情况排出初步座席。

 

(2)活动前一天根据客人最后的确认情况排出最终版本并制作名卡。

 

(3)活动开始前项目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最后微调。

 

最后一项非常考察项目负责人的能力,有时个别嘉宾临时缺席那就要马上调整:有时将排位图事先发给一些嘉宾后没有人反对,但嘉宾到了现场后发现座位不合心意要求调换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一个位置的改变会导致所有位置都要进行调整稍有不当就会在现场引发混乱。

 

我们在策划活动最大的挑战就是应对临时变动没有极大的耐力和定力将很难处理这些变化。

 

北京奥运会期间,供职的GE公司全球董事会成员到北京看奥运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场大型客户招待会,参加的100多人都是国企和大型民企的CEO,还有政府官员和大学教授

 

来自美国的董事会活动协调部门要我们提前两周把所有座位排好,为每一位客人订制一张精美的介绍材料,写上与他同桌的所有客人的名字,还有紧挨着他的两个客人的详细个人简历一

 

这样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我们向美国同事解释,提前制作材料并不可靠,因为中国客人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正式确认出席,即使是确认了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某家公司CEO缺席转而由副总代表出席,那提前准备的个人介绍材料就作废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变动之后,用最快的速度将秩序恢复最后,我们还是根据活动头天晩上客人的确认情况,当天临时摆放、调整座位,我们发现一位刚确认参加的中国国企领导跟公司一位董事都是耶鲁大学毕业的,便把他们两人的座位安排在了一起

 

以上就是座位安排的具体方法。座位安排是公关活动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我们要遵循行政级别、地位对等和身份关联三个原则,并对公司业务、社交礼仪、老板的习惯、客人的习惯等有绝对清晰的认识。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变能力。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妥善解决。

 


相关新闻
cache
Processed in 0.00755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