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官方发布消息反复被“打脸”,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这就像经典寓言故事《狼来了》一样,公信力就像那个喊“狼来了”的放羊娃,出现一次两次可能公众尚可迁就,反复被“打脸”公众可就不会再相信企业官方发布的公信力了。
在任何时候,企业都不要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尤其是主观臆测的信息,以防剧情“反转”后无法向公众及媒体交代。无论是迫于急切填补公众舆论的“信息真空”也好,还是尽快还原真相平息风波也罢,企业都不能将“未经证实”的消息作为真实信息对外进行发布,越是急切之时,信息的发布越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星在Note7“炸机门”事件当中,就曾因为官方声明中发布“手机被外部加热导致烧毁”“我们推测发热源来自于电池本体之外”“正在讨论对主张虚伪爆炸的两名中国消费者进行刑事起诉等法律应对”等不真实客观的信息而被反复“打脸”,让公众彻底丧失了对其的信任和耐心,并直接导致上海首炸机主与三星对簿公堂,最终以三星当庭道歉和赔偿收场。
案例:三星“自我打脸”,过度消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
【据工人日报】10月14日消息,发酵了一个多月的韩国三星盖乐世Note7手机爆炸事件,最终以三星暂停生产Note7并暂停其全球销售和换新告一段落。尽管三星并没有给Note7—个彻底了断,但这款产品的“生命”事实上已经到此为止。从最初的寄予厚望,到现在的忍痛割爱,三星从Note7事件中应该学到了很多。
三星在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美国的苹果公司,而Note7被三星视为阻击苹果最新款手机iPhone的“利器"。为了赶在iPhone?上市前推出Note7,三星公司缩短了Note7的研发和制造周期,这也为Note7的质量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当“安全版MNote7再度发生爆炸时,三星的技术问题彻底暴露。虽然现在Note7爆炸的原因还没有完全查清楚,但几乎可以确定不是单纯的电池问题。质量永远是产品的生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质量必将自食其果,这是三星得到的第一个教训。
三星在此事件中的第二个败笔,是其对消费者的态度。在中国市场,三星的表态一直含糊其辞、前后矛盾,先是坚称卖到中国的手机不存在安全问题,后是决定召回1858部体验机,与从全球召回250万部Note7形成鲜明反差,再到决定全部召回。三星在一步步自我“打脸"的同时,也过度消耗着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在韩国,三星发布的韩文版停产公告没有像英文版一样建议韩国民众停止使用Note/,也令本国民众感到寒心。顾客就是上帝,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公司不把消费者当回事儿,消费者自然也不会把这个公司当回事儿。
上一篇: 危机公关涉及到哪些心理学
下一篇: 主流輿论不可逆
相关新闻
- 想用海外社交媒体开发客户?这个重要细节你却不知道 08-21
- ins下载instagram下载教程安装包 08-21
- Instagram推广方法大集锦,外贸推广必看! 08-21
- shopify如何利用Instagram进行推广 08-19
- 如何用较低的预算在海外推广APP产品 08-15
- 如何分析一个ASIN的站外推广流量来源 08-15
- instagram如何上传发布视频? 08-12
- Instagram 如何将帖子和卷轴固定到个人资料 08-12
- 如何利用 Instagram实现品牌成长 08-11
- 2022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的最佳时间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