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危机公关涉及到哪些心理学
时间 : 2021-07-14 12:00 浏览量 : 172

企业在因为产品质量问题、服务问题等发生舆论危机、声誉危机之后,为何一定要花费精力进行危机公关”来修复公众信任,私下里把该出问题的产品收回处理了,把对公众的伤害终止了,等时间久了消费者也就忘记了,不行吗?而且,企业高调的在大众媒体上展开危机公关,可能让原本不知道危机事件的公众也知道了,这不是家丑外扬吗?更何况,很多的企业危机只是发生在局部,是个别或偶发的现象而已。

 

这样的论调看似很有道理,但从公众及媒体的心理角度出发,却都站不住脚。在各种危机面前,危机公关之所以必须,其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需要借此来阻止媒体心理的扒粪效应”和公众心理的“破窗效应”可能导致的危机无端的扩散、深入和延续。

 

283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企业一个发生危机之后,就会有无数的危机接踵而至,一个人或一家媒体开口质疑之后,会引来无数人的吐槽或数十家媒体的跟进,处于危机的企业被各路媒体和公众“墙倒众人推”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方面,这源自于媒体的“扒粪效应”,一旦突发的危机事件将企业放到媒体的聚光灯下,各路记者便会蜂拥而来,如果记者们无法从企业获知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信息,那么由于职业心理上的原因,他们就会试图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危机发生的根源,从而极有可能牵三扯四的将企业在某方面的单一问题放大成为企业各个方面都存有问题。

 

媒体的“扒粪效应”最早被发现,源自于19世纪美国媒体的“扒粪运动”,又称“揭丑运动”。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企业逐渐向少数人或少数资本集中,资本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媒体舆论的强烈抨击,此时岀现了2000多篇集中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

 

另一方面,这与公众心理上的“破窗效应”有关,当企业的形象因质量危机坏掉了,企业如果不去修复它,不重新修复公众的信任,那么企业在其他方面的形象也会被破坏,甚至企业的员工也会破罐子破摔,当年海尔张瑞敏怒砸不合格的冰箱,就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工人们的“破窗效应”让厂子烂下去。

 

“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破窗效应”被认为是犯罪心理学,但它其实具有普遍性,源自于公众心理。比如,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相关新闻
cache
Processed in 0.006192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