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2022-05
形声字到处都是“坑”
小时候,认字认半边,闹了不少笑话,被乡人讥为“别字先生”。这个称号伴随我的童年时代,让我一看到形声字就紧张,几乎留下心理阴影。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别字”条说: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为彼字也。一言以蔽之,别字是由于几个字字形相近,或字音相同,而产生的辨别错误。 形声字本由声符和形符 ...
-
16
2022-05
“南辕北辙”话舆情治理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季梁为了打动魏王,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
-
15
2022-05
舆情管制要学习西门豹的担当
小学语文课本上,我们读过“河伯娶妇”的故事。两千多年前,魏文侯派西门豹管理邺城,他发现此处人烟稀少,就召集当地父老乡亲聊天。通过调查,西门豹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每年村里的巫婆都要给漳河的河神——河伯娶媳妇。这是超级大忽悠,目的就是为了捞钱Q但是,当时的人们信鬼神啊,所以这些“老 ...
-
15
2022-05
网络舆情评员应以“新妇”为鉴
新妇,顾名思义,新娘子、新媳妇是也,“妇初到者曰新妇”,这是其原始意义。“新妇”这个词并不“新”,它悠久的历史足以令你吃惊。在《战国策》里面,“新妇”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了: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勢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验,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 ...
-
14
2022-05
红楼梦中王熙凤指挥为何失灵
王熙凤,贾府里赫赫有名的厉害角色。这一点,单她的别号就能说明问题,“凤辣子”“泼皮破落户”“脂粉队里的英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细细分析这些别号背后的意思,或亲昵,或敬爱,或恚忿,总体上肯定多于否定。所肯定者何?自然是凤姐的领导才干了。偌大贾府,“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王熙凤能把持权力 ...
-
14
2022-05
从扁鹊答魏文王得到的舆情启示
据《史记-鹘冠子》记载,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丁,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镌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代 ...
-
13
2022-05
战国策中曾母还有别的舆情选择吗
近读《战国策》,至“曾母投杼”一节,不觉扼腕叹息: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参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曾母投杼”是《战国策》中比较有名的故事 ...
-
13
2022-05
红楼梦中宝玉舆情协调何以失败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位“爱博而心劳”的人物,他为大观园里的姊妹们操碎了心,可惜大多数时候姊妹们并不领情。在该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宝玉便做了一次极不成功的协调工作,最终“落了两处的贬谤”。《红楼梦》中有联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善于协调,正是人际交往中所必 ...
-
12
2022-05
《诗经》中都能看到舆情的影子
说到《诗经》,各位有什么印象?是不是就记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而且,“雎鸠”“窈窕”“好逑”这几个词,别说意义了,读音也未必有把握吧。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何为“思无邪”?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诗经》中的诗乐都是源自于人内心最本真的想法,“无不出自真情 ...
-
12
2022-05
“疑邻窃斧”之舆情解读
近读一则寓言,有所思焉。原文是: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此则寓言大意为: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 ...